第125章 印象
“王者,咱们这一次可真是家国万里了。”踏上交南土地的那一刻,朱志军深深地叹了口气。
越境这个词听起来危险性很大,可是经历过之后才知道波澜不惊,尤其是像他们这种事先做过万全准备的人。
徐磊明白他的意思,一河之隔,转身离开。身前是异国他乡,身后已经是家国万里。
这种孤寂,无法用言语表达,没有背井离乡的人是感触不到的。
在国内有很多不满很多牢骚,可是一旦踏入别国的土地,你全然忘记了那种不好,留下的只是回忆。
车子在蜿蜒起伏的道路上艰难地行驶,忽高忽低,饶是徐磊练骨的境界,也被颠的差点把晚上的饭吐出来。
要知道,他晚上可是刚吃了一只烤全羊。
当时把钱建斌这家伙吓坏,直说这条黄狗能吃,一般人真养不起呢。他也愈发对朱志军好奇起来,这人到底是干什么的,越境的时候不慌不忙,还特意带一条土狗,真以为自己是过来度假的?
“阿斌,咱们都走快一个小时了,怎么还没有上国道?”朱志军这个时候开口问道, 他以前虽然来过交南不少次, 可每次都是快去快回,从未像现在这样大摇大摆的行驶。
“我们现在就在国道上走呢。”坐在副驾驶上的年轻人回头笑一下开口解释道。他叫吴哲,也是罗三炮的手下,刚才开车在路边接应。
“这是国道, 怎么这么差?”朱志军确实被惊到。
“呵呵, 朱大哥,这纯属正常情况。告诉你, 交南很多地方所谓的国道甚至比我们一般的乡村公路都差。
这条路才修好两年, 刚修好的时候交南猴子吹嘘困扰几十年的南北交通问题彻底结果。可是这路基是用黄土夯实的,质量很差。没多长时间, 就已出现大面积损坏、坍塌。不下雨还好, 一下雨,整条道路到处都是泥浆。堵车塞车那是家常便饭,前次我回来, 不到四百里的路程足足走了二十多小时。就这还算少的,我听说有个哥们最多用了三十多个小时。希望我们这次不会堵车……”
吴哲也接口说道:“天下乌鸦一般黑,交南那些管交通的人同样贪的厉害,前段时间各大报纸还报道有个交通官员因为收受建筑公司的贿赂被判刑了呢。”
钱建斌的话不幸言中,真的遇到了一次堵车。幸亏堵得时间不长,到中午的时候,他们终于赶到了外口市。
外口市是交南最大的城市, 也是交南的五个中央直辖市之一。这里以前曾经当过首都,在国内的名气相当大。可是徐磊透过车窗看到的第一眼,只能用一句“不过如此”来形容。这里很多建筑都破破烂烂的,猛然看上去还以为时光倒流,回到了国内的八九十年代呢。
不过到底是交南第一大城市, 人非常多,交通相当拥挤, 摩托车多得出奇。
一路行驶碰到带着残疾的老人不在少数,钱建斌又开口介绍说道, “这些都是战争留下来的,交南上个世纪一直在打仗。战争结束, 男女比例严重失调,很多活下来的男人都成了残疾。”
车子进入市区后不断走走停停,过了一个多小时才来到阿斌口中所说的南门街。这里是华人的聚居之地, 速有“小上海”之称, 也是国内游客必到的地方之一。
徐磊记得以前曾经在香港的枪战片中看过,无论国外什么地方的唐人街模样都差不多。街道纵横交错, 盖得楼房是典型的中国式,招牌也是用华文写的。
徐磊甚至还见到不少国内特有的中药店、元宝蜡烛店、云吞面店以至凉茶铺,完完全全是一派中国风貌。
而小商小贩带着各种内地口音叫卖物品也让他有种在国内逛菜市场的感觉。
“怎么样,朱大哥,我就说吧。在这里你根本不用担心语言障碍,现在整个堤岸区有五六十万华裔。祖籍大部分都是广东、广西和云南的,所以广东话是这里的通用语言。想买什么东西直接讲中国话,都听得懂。”
行至街道中途,钱建斌指了指对面那一座三层小楼说道:“三哥就在这里住,我打个电话……”还没等他掏出手机,早已经在门口守望的一个年轻人已经走上前来叫道:“斌哥你们到了呀!”
罗三宝和朱志军完全不同,个头足有一米九,眼中喷射着精光,看上去给人一种非常威猛的感觉。
这个人也是练骨中级呀,也不知道练得什么功夫,有机会一定要和他搏斗一番。徐磊早已经收敛气血,因此倒没有引起罗三炮的注意。
“你的事儿我听说了,当初刚退伍,我就打电话让你跟我过来做事,可是你不想离家。现在好了,咱们又聚在一起。你能来,我很高兴,今天晚上咱们好好热闹热闹,兄弟我带你去夜总会逛逛,让你开开眼界。”
罗三炮自从那次出事儿后就退伍了,比朱志军还早三年。虽然两人有七八年没见,可是到底是战场上的交情, 没几句话,几个人已经熟络起来。
“接风就算了,你知道我不喜欢这一套。”朱志军也没有跟他客气, “我这里才找你, 就是想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工作。”
“工作多得很,我这几天忙得焦头烂额,那个谢中恩要我找人给他当保镖呢。正好你来了,有时间带你过去看看,不过还是休息几天再说。”提起自己的保安公司,罗三炮开始打倒苦水。什么正道生意不容易,什么交南猴子都他妈是吸血鬼,总之罗里啰嗦一大堆。朱志军只当笑话听,这家伙在队里的时候就这毛病。他不到十年时间在异国他乡打拼出这么大的业绩,足证明能力非凡。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