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对道经的感悟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像真阳道人这种拳法功夫接近顶峰,练出神通的修道者,在古代已经能够称为真人了。而在世俗人眼中,跟神仙也没什么两样。
这种人大多跳出五行之外,即使皇帝想要见上一面也非常难。就像他们武当的祖师张三丰,洪武帝和明成祖数次诏请入京,皆避而不见。何等潇洒,何等快意!!
哪像如今,为了一方真武法印,还有受李家的驱使。
武术没落,道法没落,这才是他们修道之人的悲哀。
“没有想到来世俗间走一趟,道心竟然差点乱了。”真阳道人注视飞剑良久,最后苦笑着说道。
“师弟,早知道当初我就不带李老爷子去见你。”温长卿叹了口气回答。真阳道人正在祭练飞剑的紧要关头,心神气血敏感,很容易受到外界影响。如果因为一场战斗损了道心,那可有些得不偿失。
“没事,这件事情对我来说或许是一件机缘,正好可以让道心圆通。”真阳道人脸上枯寂表情顿消,继而浮现出一丝淡淡的喜悦。似有似无,如梦如幻。发自本性,看上去清净真诚,宛如婴儿的笑脸一般。
如果有佛门的高僧看到他这幅表情, 估计要大呼“法喜”了。相传佛祖讲学于灵山, 迦叶和尚听过之后,顿时心领神会,手做拈花状。心中有所得而现笑容,是为法喜。
佛门有法喜, 道家则称道悟。
见师弟那变幻莫测的脸色, 温长卿下意识屏住呼吸,连大气也不敢出。
“这种枪械再厉害又怎么样, 终究是修性不修命的外物。如果我的飞剑之术有朝一日练到心意如一、内外至诚的圆通境界, 就可以在不见不闻中察觉到对自己不利的事情。儒家人常说‘至诚之道,可以前知’。古代那些儒生, 不练武功拳法, 但是却也可以在胸中滋养出一股天地浩然之气,觉险而避之。
真到圆通之境,相信即使遇到再威猛的现代化武器, 也可以提前做出躲避,化险为夷。”真阳道人侃侃而谈,再次恢复潇洒飘逸的神态。
“师弟,你已经触及到师傅说的那种层次了吗?”温长卿兴奋地大叫起来。
“没有”真阳道人朝他的脑袋上泼了一盆冷水,“那种境地岂是轻易可以触及的,就连师傅当年也没有。不过我确实感觉到练脏换血境界不是武者的终结,而是新的开始, 真想看看那一层到底是什么。把那凶兽杀掉,我回去就要闭关了……”
“要找到凶兽怕是很难,这片丛林太大”
……* * *
凶兽已经失踪两个星期,在这半个月中,人们通过各种方式寻找大犬的踪迹。可是让他们失望了, 这东西活不见人,死不见尸。
结合那天从电视上看到的情景, 不少动物专家推测这头凶兽可能被河中的尼罗鳄吞噬掉。在他们看来大犬是陆生动物,没有受伤在水中也不可能是鳄鱼的对手。
当然更多人认为它还活着, 而且就躲在丛林的某处。
问题是这片丛林太大,要想从里边找到这头狡猾的大犬, 拉网式搜索也不见得管用。
十几天时间找不到凶兽的踪迹,很多人都放弃了。当然这不包括朱志军,他坚信王者没有死。不过他也知道找到王者的可能性不大, 除非凶兽主动找自己。
徐磊的确没有死, 在虎震作用下体内暗伤已经好了八九分。相信再调养一两天,就能完全恢复。
这些日子不断有直升机在头顶飞过, 他都小心翼翼避开。
在内伤未消除之前,实在不宜惊动那些雇佣兵。
徐磊不敢保证运气每次都那么好,万一让对方发现蛛丝马迹,再使用奇怪的音爆捕杀,自己受伤情况下战斗力大降,可能真的十死无生了。
一切还是等实力恢复到顶峰再作打算,如今正好趁这段空闲仔细领悟《太清通明经》中的练气基础篇。
这些天徐磊调养五脏六腑的时候,不断琢磨击伤自己的那种音爆,试图从道经中寻找答案。谁知道种瓜得豆,音爆法门没有完全弄通,反倒是将练气术中的基础篇读明白了。
从得到《太清通明经》起,徐磊就知道这东西应该是道家宝典。因此他虽然读不懂里边的经句,却硬凭借记忆背了下来。
后来闲暇无事他就在心中默默琢磨,已经把整篇字句理解的七七八八,但始终不敢习练。
要知道道家的呼吸吐纳功夫,全凭体内元气来推动气血运行,因此掌握火候很重要。如果没有完全读懂悟透,练起来肯定会出问题。尤其是像这种密不外传的练气法门,里边更是包含有很多隐喻暗句。
如今把整篇文章融会贯通,他才敢略加尝试。
“呼……吸……”徐磊张口一个呼吸,宛如晴空落下霹雳。身前地面上的枯枝败叶迅速被气流卷起,吹到两三米外,声势相当骇人。
随着吞吐之势,腹部起伏幅度越来越大,泛着玉泽的皮毛开始渐渐乍起,露出跟梢末端的毛孔。
他体内气血按照道经上描述的路线流转,顿时四肢百骸的关窍穴位就好像一盏盏指示灯, 次第亮起。同时可以听到五脏六腑蠕动之中发出的嘣嘣声, 似乎有人在弹动手指一般。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